在情绪心理学中,人们把那种由于特定背景的心理活动而引发的心理像钟摆那样向两极摆动的现象,称为心理摆效应。
像是一个人此时处于过于亢奋的状态,那么在一定的条件刺激下,他往往更容易变得悲伤。一般心理摆效应的周期为一个月,在一个月内情绪会有反弹。心理两极性十分明显,有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紧张与轻松、激动与平静、爱与恨、乐与悲、祸与福、赞成与反对等。
心理坡度越小情绪反弹力度就越小。欣喜若狂-开心-愉悦-平和-惆怅-伤心-悲痛欲绝,这是一个完整的情绪链。我们普通人很难将情绪调整到平和的状态,而我们要学会做的,是尽量把情绪控制在愉悦-平和-惆怅之间摇摆。
为什么正常的人会产生心理摆效应呢?
心理存在一定起伏现象。
心理摆效应的产生与个人的两级循环人格密切相关。
与环境角色反差较大有关系。
一些在你的情绪出现大波动的时候的帮助
做情绪的主人,调节自我的情绪。在情绪波动时,保持适度的理智,当处于极度兴奋状态,我们需要保持冷静,以淡然的心态来面对;当失落来临时,积极内化,联想一些快乐与幸福的事情来激励自我,保持情绪的平衡状态。
在充分理解了心理摆效应之后,能够坦然接纳情绪的多面性,既能够享受幸福和快乐,又能够承担痛苦和不幸。归根结底,对于人生的看法不同,生活方式也就不同。最重要的是,让自己不那么纠结,不那么偏执,不那么刻板。
面对不可避免的事实,学着做到诗人惠特曼所说的那样:“让我们学着像树木一样顺其自然,面对黑夜、风暴、饥饿、意外与挫折。”因为,环境不能决定你是否快乐,你对事情的反应才会决定你的心情。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快乐和悲伤是互相依托,互相并存的,只是环境不同,角色不一样,各自出现的先后顺序不同罢了。今天我们放假因为打游戏、刷剧感到放松、快乐,明天也会因为上学沉迷游戏、刷剧变得玩物丧志。
今天我们因为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而窃喜,明天也会因为过度消费而承受更大的生活压力,为还账单而彻夜难眠,甚至节衣缩食。人们难免会大悲大喜,但是长期的剧烈的“心理摆效应”会对身心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学会缓解甚至消除其负面的影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保持心灵的淡然。🧘
我们应明白凡事都有意义,每一次经历都以不同的方式让我们获得历练,不断成长。当我们以更加成熟与稳重的状态“打磨”心理坡度,一切都将会化为美好停留在我们的身边。🌷
图文编辑|郑甜甜 罗日倩
责任编辑 | 杨婷婷
指导教师 |葛俊艳
点击下载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