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辅导||无法抗拒的美食诱惑?食物背后藏着哪些心理效应
时间:2020/12/22 16:08:00 来源: 作者: 点击:
次
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
冬天来了,这是一个属于热奶茶、麻辣烫和川味火锅的季节,但很多小伙伴却陷入了要美食还是要身材的纠结中。减肥的话题总是为大众津津乐道,最近“高晓松26天瘦26斤”的话题又一度冲上热搜,而各大媒体平台,从来都不缺乏关于减肥的内容,减肥的方法也五花八门,但不少经历过减肥的人都尝试过节食减肥,但饿着肚子好几天,最后反而开始暴饮暴食,像是对食物上瘾了,最后越减越肥。
今天,心心君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谈食物物背后的心理效应,并向大家分享一些心理学的建议。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到,一般情况下只有生理上(如饮食)的需要得到有效满足,才能进而推进更高层次的需要。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生活的改善,社会文化、观念发生剧变,人类开始不仅为了营养和满足饥饿而进食,还为了享乐并减轻负面情绪和减轻压力而进食(即情绪性进食,在没有生理饥饿的情况下,如果出现负面的情绪状态,也会有进食和暴饮暴食的趋势)。
这种习惯性的暴饮暴食往往是一种消灭负面情绪的自我强化习惯,即负性情绪会降低抑制控制力,从而使人们更有可能吃不健康的食物,而饮食又可以提高积极情绪
为什么会出现暴饮暴食,食物背后又隐藏着哪些心理效应呢?
极度缺乏睡眠,会让你更渴望油脂食物。长期以来,心理学家通过观察睡眠和饥饱程度,将饮食与睡眠质量联系了起来。吃太多油腻的食物会降低睡眠质量,缺觉也让人更想吃垃圾食品。心情不好也会让你乱吃。除了没睡好外,心情差也会让人更想吃垃圾食品。如果情绪不佳,人们会视油腻食物为良方,和一顿正餐或蔬果相比,会更想放肆吃零食。记忆中上顿吃得很多,下顿饭就会胃口小。你有没有想过,晚餐吃多少,其实是你在用午餐做决定。记忆里午餐吃得比较多,晚餐就会暗示自己吃更少。有一个心理学实验,招募了100名成人被试,向他们供应番茄汤当午餐,心理学家告诉他们有人喝的是17盎司的,有人喝的是10盎司。但实际上,他们都只喝了10盎司,等到了晚上,被告知喝了17盎司的人都表示自己还不太饿。一直在发胖,可能是你的反应不够快!如果面前有一个汉堡和一盘沙拉,你会拿起哪个吃?做这个决定时,你的大脑在飞速运转,同时加工两个信息:哪个更美味?哪个更健康?相比于健康的各种概念,如热量、蛋白质等,“美味与否”更为具象。大脑处理具象信息时,要比处理抽象信息快200毫秒。
种类越多,吃得越多?在自助宴会当中,总是会不知不觉吃很多?这就是心理学中的宴会效应(Buffet effect 或 Cafeteria effect)。心理学家通过观察发现,人们在宴会中总是会吃得比预想多。大多数情况下,尝完一种食物,还会下意识拿起下一种。快餐店利用这一心理,在套餐中加量小但是种类多的食物,以刺激购买欲。在远古时代,得到食物及其不易,每一点食物对我们祖先的身体和精神都是难得的能量,于是这种对食物的渴望成为一种融入骨髓的基因流传下来。在温饱早已不成问题的今天,身体对食物的需求已经不是那么迫切,甚至摄入过多还会不利。
那我们如何利用食物背后的心理学来控制我们对食物的欲望,实现科学饮食呢?一日三餐按时吃饭,尝试“每日三问”自己的胃,把自己的胃当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去感受你的胃,与它坚持进行心灵沟通。例如每晚睡觉前给自己的胃无条件积极关注,问它“你今天有没有很涨”“今天吃的东西你都喜欢吗”等等。这并非是开玩笑,而是去认识自己,尊重自己。同时,每顿饭的时间也要适宜,吃饭也要专心致志,所以小伙伴们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放下手机,不然就会不知不觉多吃,会长胖的哦~
早睡早起不仅身体好,而且也会降低对油腻高热量食物的欲望,早早的睡觉就不会一直被炸鸡烤串和各种肉所诱惑了。随时准备一些其他可以代替食物的东西。例如,如果你是因为无聊而吃东西,那么就去做一些平常会让你快乐的事情。当你本身处于积极情绪的时候,就不需要额外通过美味的食物来获得积极的情绪了,所以,大家可以多多发展自己的其他兴趣。
当拒绝承认自己的强烈负面情绪时,它们反而会变得更加强烈。虽然面对负面情绪是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但压抑负面情绪会令人更加不愉快。每个人都有愤怒、不安或嫉妒的时候,这是毫无疑问的。有时候,生活环境或个人的选择使我们很难保持平和的心态。所以你如果真的在某些时刻感到生气、孤独、伤心,也不要去压抑这种情绪抑制吃东西的愿望。不如化悲愤为食欲,开心的去吃一顿吧,一切不安地情绪,都可以在食物里被安放,温暖我们,给我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