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人类无法抗拒的心理效应---破窗效应

时间:2021/04/24 21:26:00  来源:   作者:   点击:

 

你是否会有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感觉自己越来越差?


为什么觉得自己有一方面没做好就像是房子塌了一角?


为什么曾经自信、开朗的自己变得越来越自闭?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

  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的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地上。

其实这都是因为你开启了自己的“破窗效应”。

 

 

 

 

 

 

 

   所谓“破窗效应”是指一件事情或东西一旦有了裂痕,人们就会有意无意地任其变得更坏。

 

理论由来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实验,他找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停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纽约布朗克斯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辆,他把车牌摘掉,把顶棚打开,结果当天就被偷走了。而放在帕洛阿尔托的那一辆,一个星期也无人理睬。后来,辛巴杜用锤子把那辆车的玻璃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以这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一个“破窗效应”理论,认为:如果有人打坏了一幢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的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久而久之,这些破窗户就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结果在这种公众麻木不仁的氛围中,犯罪就会滋生、繁荣。

 

效应危害
颓废心理

   因为环境遭破坏、制度无人遵守、有法不依、所以对社会的信任度就会随之降低。对己对人对社会对未来缺乏信心。怀有这种“颓丧心理”的人,消极的言行会自觉不自觉地道出你的情绪和境界,社会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弃旧心理

怀有这种“弃旧心理”的人往往是这样一种思维模式“既然已破废,既然没人管,那就随它去吧”。如果是一项规定、制度、法律仅仅是因为执行的不利或遭到破坏就轻言放弃,就会给管理造成无序,给社会造成混乱。   

从众心理

良莠不分、盲目随从、消极地规避风险与责任;甚至明知是错误的,却要“别人能够做,我就可以做;别人能够拿,我就可以拿”。而不考虑应该承担行为的后果。

 

 

 

 

冲出破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冲出破窗”,从而应对这些危害呢?

D1

建立秩序感

 一个人生活中杂乱无章,遇到事情就容易顺着情绪走。有秩序感的人遇到问题不会马上否定自己,而是会用理智直面问题。用理性的思维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并且会做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按照自己的步骤去一步一步的做,不会退缩、逃避、放纵自己。

 

D2

转变面对问题时的心理和习惯

 有句话说:“你认为很困难的事情,去做了以后会觉得也不过如此。”生活中遇到情况,如果不去解决,本来只是一点麻烦拖着就变成了问题,问题拖成了困难,最后困难升级成挫折。所以遇到问题时,逼自己去想办法解决,不给自己养成拖拉的习惯。


 






 

D3
做事情一定逼自己出结果
     做如何事情都要让自己得出一个结果,可以不是非要得到最终结果,但是要有阶段性的结果。比如追女孩这件事,首先要有步骤,起码让自己有一步或者两步的阶段结果,这样有助于建立自己的信息,以及完善自己对于事情的认识和理解。下次再遇到同样的事情就可以从容淡定,不会只想着退缩。

效应启示

 

任何一种不良现象的存在,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会导致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同时必须高度警觉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如果对这种行为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就会纵容更多的人“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就极有可能演变成“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恶果。就如刘备那句话,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人的一生就像时一栋大楼,一直在不停的修整,不可避免会有“破了的窗户“,不要恐惧,不要逃避,及时发现,及时修补,让自己的大楼更加坚固更加完善。

 

END

图文编辑 | 毛婷婷

 

点击下载文件: